最小均方算法(使用 C++)。






4.75/5 (18投票s)
使用 C++ 实现 LMS 算法。
引言
由于其简单性,LMS 算法是最受欢迎的自适应算法之一。计算 LMS 不需要计算相关矩阵,甚至不需要计算矩阵逆。事实上,正是 LMS 算法的简单性使其成为衡量其他自适应滤波算法的标准。
最小均方算法的结构和操作概述
最小均方 (LMS) 算法是一种线性自适应滤波算法,由两个基本过程组成
- 一个滤波过程,包括 (a) 计算由一组抽头输入产生的横向滤波器的输出,以及 (b) 通过将该输出与期望响应进行比较来生成估计误差。
- 一个自适应过程,涉及根据估计误差自动调整滤波器的抽头权重。
自适应结构已用于自适应滤波中的不同应用,例如
- 噪声消除
- 系统辨识
- 自适应预测器
- 均衡
- 逆建模
- 干扰消除
在本文中,我们将实现我们在系统辨识中的示例。
系统辨识
图 1 显示了一种可用于系统辨识或建模的自适应滤波器结构。相同的输入 u 与自适应滤波器并行地输入到一个未知系统。误差信号 e 是未知系统 d 的响应与自适应滤波器 y 的响应之间的差值。误差信号反馈到自适应滤波器,并用于更新自适应滤波器的系数,直到总输出 y = d。当这种情况发生时,自适应过程结束,e 接近于零。
公式推导
正如您在图 1 中所看到的,y (n) 是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
其中 wk (n)
代表特定时间 n
的 M
个权重或系数。卷积方程可以这样实现
for (int i = 0; i < M; i++)
Y += (W[i] * X[i]); //calculate filter output
需要一个性能指标来确定滤波器的优劣。该指标基于误差信号...
... 它是期望信号 d (n) 和自适应滤波器输出 y (n) 之间的差值。权重或系数 wk (n)
被调整以最小化均方误差函数。这个均方误差函数是 E [e2 (n)]
,其中 E
代表期望值。由于有 k
个权重或系数,因此需要均方误差函数的梯度。可以使用 e2 (n)
的梯度来代替找到一个估计,得到
这可以这样实现
E = D - Y; //calculate error signal
for (int i = 0; i < M ; i++)
W[i] = W[i] + (mu * E * X[i]); //update filter coefficients
代码中的 LMS 示例
我们使用图 1 中的自适应结构来说明自适应过程的以下步骤
- 为 LMS 滤波器输入生成一些随机数据。
- 假设一个我们要估计的系统,如下所示:
H[M] = { 1, 0.5, 0.25, 0.125, 0.0625 }
- 通过将生成的随机数据和假设的
H
进行卷积来构建期望信号。 - 计算自适应滤波器输出
y
。 - 计算误差信号
- 更新每个 LMS 滤波器权重
- 为下一个输出采样点重复整个自适应过程。
生成输入和期望信号
for (int i = 0; i < I; i++)
Input[i] = rand() / (float)RAND_MAX;
for (int i = 0; i < I; i++)
for (int j = 0; j < M; j++)
if (i - j >= 0)
Desired[i] += Input[i - j] * H[j];
总而言之
#define mu 0.2f //convergence rate
#define M 5 //order of filter
#define I 1000 //number of samples
double Input[I] = { 0.0 };
double Desired[I] = { 0.0 };
//double H[M] = { 1, 0.5, 0.25, 0.125, 0.0625 }; //the main system
double H[M] = { 0.0625, 0.125, 0.25, 0.5, 1 }; //we need inverse of main system to convolution
void initialize()
{
for (int i = 0; i < I; i++)
Input[i] = rand() / (float)RAND_MAX;
for (int i = 0; i < I; i++)
for (int j = 0; j < M; j++)
if (i - j >= 0)
Desired[i] += Input[i - j] * H[j];
}
void main()
{
initialize();
long T, n = 0;
double D, Y, E;
double W[M] = { 0.0 };
double X[M] = { 0.0 };
FILE *Y_out, *error, *weights;
Y_out = fopen("Y_OUT", "w++"); //file for output samples
error = fopen("ERROR", "w++"); //file for error samples
weights = fopen("WEIGHTS", "w++"); //file for weights samples
for (T = 0; T < I; T++)
{
for (int m = T; m > T - M; m--){
if (m >= 0)
X[M + (m - T) - 1] = Input[m]; //X new input sample for
//LMS filter
else break;
}
D = Desired[T]; //desired signal
Y = 0; //filter’output set to zero
for (int i = 0; i < M; i++)
Y += (W[i] * X[i]); //calculate filter output
E = D - Y; //calculate error signal
for (int i = 0; i < M; i++)
W[i] = W[i] + (mu * E * X[i]); //update filter coefficients
fprintf(Y_out, "\n % 10g % 10f", (float)T, Y);
fprintf(error, "\n % 10g % 10f", (float)T, E);
}
for (int i = 0; i < M; i++)
fprintf(weights, "\n % 10d % 10f", i, W[i]);
fclose(Y_out);
fclose(error);
fclose(weights);
}
参考文献
- 自适应滤波器,Simon Haykin
- 使用 C 和 TMS320C6x DSK 的 DSP 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