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组件升级(附带彩蛋、基准测试等!
尝试升级可能很有成就感,但如果不安操作系统重装,可能会导致泪水滂沱!
引言
上周我写了一篇关于我的显卡开始出现疲劳迹象的文章,以及新的 CPU 散热器根本不起作用。这篇文章可以在 https://codeproject.org.cn/Articles/586904/Gelid-Icy-Vision-Rev-2-GPU-Cooler 找到。
我也一直想升级,因为电脑本身存在已知故障(稍后详述),并且没有发挥出硬件应有的性能。最终,我决定现在是进行升级的最佳时机,所以是时候再次挥霍信用卡了。
在本文中,我将带您了解硬件升级的基础知识,升级前后的机器配置,以及升级前后系统的基准测试对比。
标题中的“彩蛋”指的是,这一次我计划在不进行任何操作系统完全重装的情况下进行升级。为什么我想尝试这个呢?很简单,我想看看 Windows 8 如何处理这些变化,同时也节省大量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和机器上所有软件的时间!
硬件选择
现有的电脑是一台性能相当不错的机器,毕竟它配备了 Core 2 Quad 处理器、6GB RAM、GTX580 显卡以及 256GB SSD 和 2TB HDD,所以它绝不是慢车。现有的硬件存在一些限制机器性能的问题。硬件配置和故障都确实需要解决。
故障 #1
主板在插槽 4 中无法识别 DIMM 模块。我最初购买了 4x2GB DIMM,但发现无论哪个 DIMM 模块插入插槽 4,在随机一段时间后,我都会出现令人恐惧的蓝屏死机(BSOD)以及内存代码错误。DIMM 模块都经过单独测试,运行 2GB、然后 4GB、然后 6GB(并相互调换),从未出现过问题。只有在填充插槽 4 时才会引入错误。 DIMM 模块也使用 MemTest86 进行了测试,但未发现任何问题。
故障 #2
当 GPU 负载达到最大后约 30 秒,机器会自动重启。起初我以为这与温度有关,但硬件诊断显示,重启时 GPU 温度仅为 45°C 左右,远低于其最大额定值(80°C+)。CPU 负载为 100% 时,机器可以轻松运行一整天。即使 CPU 负载为 0%,GPU 负载下机器也会重启。事件日志中从未记录任何故障,也从未出现过蓝屏,事件日志只显示机器已干净关闭。就好像电源线从电脑背面拔掉一样。这是一个非常令人讨厌的故障。
这两个故障都可能与主板有关,或者一个与主板有关,另一个与 GPU 有关。可能存在电源供应器 (PSU) 的问题,但考虑到其他故障,我暂时将它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。
故障 #3 / 烦恼 #1
SATA 插槽位于主板上 GPU 卡的旁边,这些插槽不在主板边缘,而是在主板本身上。插入 SATA 电缆需要将插槽弯曲才能让插头绕过 GPU 卡。因此,我实际上弄断了主板上的塑料插槽,如下所示;
限制 #1
主板仅支持 SATA-II 规格,最高速度为 3Gb/S。我将 SATA-III (6Gb/S) SSD 作为我的主驱动器,因此无法充分发挥其性能。
升级选择
最终,我决定升级 CPU、主板、RAM 和 GPU。下表显示了硬件选择。
组件 | 升级前 | 决定 | 升级后 | 产品链接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情况 | Zalman GS-1200 | 保留 | Zalman GS-1200 | link |
PSU | OCZ Stealth Xstream 2, 700W | 保留 | OCZ Stealth Xstream 2, 700W | link |
主板 | Gigabyte GA-EP43T-USB3 | 更换 | Asus P8Z77-V Pro | link |
CPU | Intel Core 2 Quad Q9650 3GHz | 更换 | Intel Core i7-3770K, 四核 3.5GHz/3.9GHz Boost | link |
CPU 散热器 | Corsair Hydro H80 | 保留 | Corsair Hydro H80 | link |
RAM | 3x2GB Corsair XMS3 | 更换 | 4x8GB Corsair Vengeance | link |
GPU | Gainward GTX580 3GB Phantom | 更换 | Gigabyte GTX690 4GB | link |
HDD 1 | OCZ Vertex4 256GB SSD | 保留 | OCZ Vertex4 256GB SSD | link |
HDD 2 | Seagate Constellation ES 2TB | 保留 | Seagate Constellation ES 2TB | link |
光驱 | LG GH24NS50 | 保留 | LG GH24NS50 | link |
开始升级
不要忘记备份!
即使我计划不重装,我还是认为备份我的文件是最好的。毕竟,我可能会弄坏 SSD,或者如果“不重装”的方法不起作用,最终不得不重新安装。我只是将所有文件复制到标准 HDD 上,这样我至少有两份数据副本。然后,在确认一切正常工作之前,我将仅使用 SSD 进行升级,然后再插入带有所有数据的第二个 HDD。我也可以将数据复制到我的 NAS 盒外部,但这次我有点懒,所以没有这样做。我感觉很有信心(或者勇敢/愚蠢,任你选择)。
WEI / 基线测试
备份完成后,我重新启动了机器并进行了一系列初始基准测试。这将为我提供一个比较升级效果的依据。我还截取了 Windows 体验指数 (WEI) 的快照。我不会在这里详细介绍更多基准测试,我们稍后会在文章中再讨论。
病人
是时候进入正题了。电脑(在其当前状态下)最后一次关机,所有线缆都从全塔机箱上拔下,然后将这个庞然大物搬到桌子上。它通常放在地板上,因为它是全塔机箱,正如您在下面的照片中看到的,前面和侧面的风扇进气口有明显的灰尘堆积。
在用空气除尘器和吸尘器快速清洁了机箱外部后,打开了左侧和右侧外壳,露出了内部。
正如您在上图所示,CPU 散热器是一个闭环液冷散热器,带有自己的专用散热器。 新的 CPU 配备了标准的 OEM 风扇/散热器组合,但我决定保留原装散热器,因为它直接从机箱外部吸入冷空气。由于 CPU 可能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满负荷状态(例如用于 Folding@Home),这比仅用机箱内的热空气散热要好。
在上图中,您还可以看到一个附加的机箱风扇安装在 GPU 正下方。我安装它是作为一种预防措施,因为 GPU 下方热量正在积聚,我认为这也许有助于解决开头列出的故障 #2。在重新组装过程中,这个风扇不会被重新安装。
下一步是断开所有电缆,拆下现有的 CPU 散热器和散热器,以便我能够取出旧主板。
在整个升级过程中,PSU 和 SSD、HDD 以及光驱都将保持原位。下面的照片显示了断开除主板外的所有组件后的内部情况。
下一步是拆下主板并彻底清洁内部。到处都是灰尘。卡在所有角落和缝隙里,需要一些努力才能挖出来。空气除尘器和吸尘器在这方面做得很好。
我还可以趁 CPU 散热器被拆下的机会,彻底清洁其风扇和散热器,因为它们都积满了灰尘。正如您在下面看到的,现在看起来好多了。
重新组装
机箱被移回地板上,并将机箱侧放。这样安装主板、CPU 和 CPU 散热器会更容易。
首先要做的是检查主板安装孔是否与安装支架对齐。第一次通电时,由于短路而烧毁主板是不可取的!
主板还附带了一个无线网卡(802.11 b/g/n)。我使用的是有线千兆网络,实际上并不需要这个,但是我认为我现在应该安装它,因为安装螺丝孔位于主板下方,以后不完全拆卸就无法触及。我只是在 BIOS 中禁用它,如果有一天有线网络因任何原因失败,我总能切换到无线网络。我还想到有一天我可能会在试验 Arduino 或 Raspberry Pi 时运行一个隔离的无线网络。
下图显示了安装在主板上的无线网卡。
随后将主板安装到机箱中,将 CPU 安装到插槽中,将 CPU 散热器散热器/风扇和 CPU 块都安装到位。
所有线缆都已连接,并尽可能整齐地穿过各种机箱孔。还有一个随附的后挡板,用于 2 个 USB2 和 1 个 eSATA 连接器,已安装到最低的机箱插槽中。
重新组装的下一步是安装内存,安装 GPU,重新安装一个我拥有的辅助 USB 卡以提供额外的端口,并连接 GPU 的电源连接器。
新的 GPU 有 2 个 8Pin 插座,但我的旧 GPU 和 PSU 只有 1 个 8Pin 和 1 个 6Pin 插头。我不得不使用我以前的 GPU 卡随附的 Molex 转 8 Pin 适配器。
重新组装完成!
通电时间
像任何这样的事情一样,最初的开机最好在机箱打开的情况下进行。这可以让你看到是否有烟冒出来,风扇是否正常运转等。
惊心动魄的时刻 #1
一切准备就绪后,我按下了电源按钮。机器启动了,大约 5 秒钟后,它又关机了,一片寂静,恐慌!我专注地盯着电脑,思考哪里出错了,大约 5 秒钟后,机器又自己启动了……令人难以置信。我不知道 BIOS 是否在后台做了什么魔法,但那一刻确实让我非常担心。
惊心动魄的时刻 #2
当显示器亮起时,我注意到 SSD 没有出现。它确实已连接。如果您看上面的主板图片,您会看到 SATA 插槽是深蓝色、灰色和蓝色。深蓝色和灰色是 SATA-III,蓝色是 SATA-II,SSD 连接在哪里应该不重要,它应该还是会被找到。事实证明,深蓝色端口必须以不同的方式配置(我还没有看手册,不知道为什么),但将 SSD 移动到灰色端口就起作用了。暂时就放在那里了。
操作系统启动
我运行的是 Windows 8 Pro x64,正如我开头所说,我计划不重装。一旦 BIOS 识别了 SSD,Windows 就会启动,并立即显示一条消息,说它正在配置硬件。这花费了几分钟,但完成后,机器顺利启动到登录提示符。输入我常用的密码等,然后在开始屏幕上点击“桌面”,一切似乎都很正常。启动了一个 Chrome 浏览器会话并导航到互联网,一切正常。
这肯定比花接下来的几天重新安装和恢复一切正常要好得多!
基准测试
Windows 体验指数 (WEI)
Windows 中可用的第一个基准测试当然是 Windows 体验指数。 在 Windows 8 上,WEI 是一个介于 1 到 9.9 之间的数字,最低类别评分决定了整体评分。
当我第一次将 WEI 分数与升级前分数进行比较时,我确实注意到新 GPU 的两个与图形相关的分数较低。有些事情不对劲。起初我以为可能是 GPU 的性能受到以下两个原因之一的限制:1)我注意到 BIOS 中有一个系统性能设置,它被设置为“正常”;2)显卡正在自行降频,并且没有对其产生需求。
在 BIOS 屏幕的照片中,您可以看到中间的系统性能选择器,设置为“正常”。我选择了“高性能”选项(带有火焰的右侧选项)并重新启动机器,看看这次有什么不同。
不幸的是,这没有任何区别。WEI 分数仍然低于升级前。我的下一个想法是,由于显卡不同,安装的图形驱动程序也略有不同,因此我决定重新安装 Nvidia 驱动程序。在检查了 NVidia 网站后,我实际上发现有一个新版本的驱动程序可用,因此我下载并安装了它们。重新启动机器以确保一切正常,然后再次检查 WEI 分数。这次分数飙升,看起来好多了!
升级前、GPU 驱动程序重装前和最终的 WEI 分数如下所示
正如预期的那样,所有子分数都高于原始规格。
PC-Mark 7
接下来我们将要查看的基准测试是使用免费的 PC-Mark 7 基本版本进行的。版本号为 V 1.4.0,并且网站上清楚地说明:“此更新中的更改会影响基准测试分数,您不应将 PCMark 7 v1.4.0 的分数与任何先前版本进行比较。”
基准测试结果如下
升级前 | 4237 | 完整结果[^] |
GPU 驱动程序重装前 | 6123 | 完整结果[^] |
最终升级分数 | 6159 | 完整结果[^] |
注意:链接将带您到基准测试软件在供应商网站上自动存储的结果表。
RDII 磁盘基准测试
- 下载 RDII 磁盘基准测试软件 - Rd_II_Disk_Benchmark_.NET_2.0.zip - 36.1 KB
- 下载完整结果(Excel 电子表格) - Full_Results.zip - 41.7 KB
我们将要查看的最后一套基准测试是我最喜欢的,即 RdII 磁盘基准测试。 这是一个由 Ives Heymans 编写的简单磁盘基准测试工具,免费发布。它是一个 .NET 应用程序。该应用程序确实具备使用非缓冲 IO 的功能,这意味着系统缓存等不应干扰结果,磁盘自身的缓存和缓冲可以像普通驱动器一样工作。您可以在下图中看到使用非缓冲 IO 的选项以及设置大小选择器。只需双击要进行基准测试的驱动器字母即可。
我针对 SSD 和 HDD 运行了基准测试,数据集分别为 20MB、100MB 和 500MB,每组运行三次并取平均结果。这分别在升级前和升级后完成。完整的基准测试结果可在 Excel 附件中找到,但我仅在下面显示了 500MB 数据集比较的结果。
正如您所见,将 SSD 从 SATA-II 切换到 SATA-III 对驱动器的性能产生了显著改变,特别是读取性能(蓝色实线对比蓝色虚线)。然而,关于标准硬盘的一个奇怪之处是,该驱动器的读取性能在其整个块大小测试范围内实际上略有下降。我不确定原因,但可能以后需要进一步调查。这不是一个显著的变化,但仍然是我没有预料到的。
软件激活
值得注意的一个有趣现象是,尽管更换了主要组件,Windows 并没有要求重新激活。
另一方面,Microsoft Office 2010 要求重新激活。
作为预防措施,在 iTunes 中,我在升级前取消了对电脑的授权,并在升级后重新授权。我非常确定更换主板会使 iTunes 认为它正在与一台不同的计算机配合使用。我记得几年前做过类似的事情,因此我的帐户中有 2 个授权已使用,而不是 1 个。
摘要
可以说,这次升级是成功的,总的来说进行得相对顺利。不用再次重新安装完整的操作系统,然后安装 Office 和 Visual Studio 等所有软件,这真的改变了很多。
现在我只需要开始使用这台机器了!
至于旧组件,我认为我为它们计划了另一个小项目。我一直想组装一个完全浸没式的 PC,即矿物油鱼缸,我可能会找一个合适的替换主板,并使用旧的 CPU 和内存。也许这将是未来的文章!
历史
- 2013 年 5 月 10 日 - 首次发布
- 2013 年 5 月 30 日 - 修正错别字和措辞